(2024.10.31-2024.11.6)经济要闻回顾

一、宏观经济

1、国家主席习近平: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、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,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,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,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;要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,破立并举、先立后破,该立的积极主动立起来,该破的在立的基础上及时破,在破立统一中实现改革蹄疾步稳。

2、财政部副部长廖岷:近期中国政府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,除货币政策外,还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,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、稳定房地产市场、提高重点群体收入等方面实施一系列强有力措施。中国有信心实现全年5%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。

3、统计局:1-9月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281.6亿元,同比下降3.5%;实现营业收入99.20万亿元,同比增长2.1%。9月末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.7%,同比持平。

4、国研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:回应“10万亿刺激计划”。此前发言的重点并非“10万亿”,而是“为了稳定经济,有必要采取短期刺激措施”。刺激是有代价的,是用刺激加改革的办法,花钱建新制度。当前宏观经济面临总需求下降压力,重要指标放缓。可通过提高城镇化比例和质量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目标,对尽可能延长中速增长期,打破需求约束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有基础性意义。

二、金融市场

1、中国金融时报:央行宣布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启用买断式逆回购工具,此举有望带动全市场买断式回购业务发展。我国货币市场主流为质押式回购,海外投资者更习惯买断式回购,此举可缓解质押品冻结压力,提升银行间市场流动性、安全性和国际化水平。

2、发改委黄汉权:要抓住当前预期回稳、信心增强的窗口期,推出有力度、超常规的政策组合拳,提出更加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基调,着力加强财税体制、收入分配、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改革,向社会和市场发出稳增长的强烈信号。同时,优化政策传导机制,缩短政策从出台到落地见效的时间,让经营主体和老百姓更快有感有得,进一步稳预期、增信心,为经济注入强劲内生动能。

3、上海市:印发《关于加强本市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若干措施》。将无还本续贷政策续贷对象扩展至所有小微企业,力争2024年全市无缝续贷累计投放超1万亿元;2024年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业务规模扩大到1200亿元。

三、产业聚焦

1、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:数据标准是数据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于筑牢数据经济根基、构筑数据领域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。要着力构建数据标准化工作的良好生态,加快标准制定。要发挥人才荟萃、智力密集的优势,出好标准。

2、易居研究院:预计10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成交套数约为57260套,环比增速为49%,同比增速为57%。一线城市二手房走出了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降温通道。环比增速指标改变了连续三个月为负的态势,首次转正。

3、发改委等六部门:发布《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》。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,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。推动既有建筑屋顶加装光伏系统。推进以沙漠、戈壁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。因地制宜发展生物柴油等绿色燃料。

四、国资动态

1、财政部:1-9月,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.2%,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.3%。国有企业应交税费44136.7亿元,同比增长0.1%。9月末,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.9%,上升0.1个百分点。

2、中央政治局会议:审议《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》。从巡视情况看,中央和国家机关、中管金融单位党的建设得到加强,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,但也存在一些问题。要加强对巡视整改的组织统筹和日常监督。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。

3、第一财经:争取更多的隐性债务置换额度,成为不少地方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。增加债务限额需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。预计11月4日-8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,会揭晓相关事宜。专家称,即将出台的隐性债务置换额度分配,应该会向隐性债务负担重的地方倾斜。